回到了大营,大家继续奔忙,吕鹏必须抓紧这一段时间,尽其所能地将根据地安排好,有些思想和超前的意识,不是手下这帮兄弟想完成就完成的,必须要自己亲力亲为,加以指点,否则就可能出现差错,时间紧迫,根据重要,有一点差错,都是绝对不可以容忍的。
不过还好,有了大哥送来的海量粮食,这总算缓解了吕鹏的财政上的一些压力。
现在吕鹏的整个根据地的财政,几乎就是只出不进,在明年秋收前,几万人口暂时都要按照共产主义的方式,进行大锅饭,而每日百姓定量的口粮,虽然让百姓吃不饱,但却也成了整个根据地的巨大压力。
现在有了这批粮食,吕鹏准备在根据地里,在依旧保证老弱妇孺百姓的定量口粮之外,对待年轻力壮的青壮,实行以工代赈的办法,在增加百姓收入的同时,也开始对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建设。
现在土地已经划分下去,钢铁厂也已经开工生产,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那些山地和来年的春耕进行水利建设,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水车的问题。
没日没夜地将荷兰风车的图样画出来,然后拿到技校去,让那些学生边实验边生产。
水车看似简单,但其实也很复杂,大大小小的零部件,最少也有几十个,结果,当吕鹏将图纸拿到技校开始打造的时候,却发现了让他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
木匠师傅们倒是的确上心的去教授学生,但是即便是只有五个师傅,他们想共同打造一张桌椅板凳,都完全给你打出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精密的计量单位,有的师傅干脆就按照自己的手掌来计算,一指两指的,其间的误差简直令人发指,就是一张桌子的四条腿,如果要是个师傅手下的徒弟来打造,绝对就是参差不齐,安装在一起,那根本就是不可能。
没有办法,吕鹏不得不再次利用了自己穿越者的优势,重新规划度量衡的标准,最主要的是,让这些度量衡细分,比如说,现在木匠用的度量衡,是以丈尺寸为标准的,即便是最小的寸,也是长短不一各凭习惯,这就是后世常说的一句经典名言,木匠多了,将房子盖歪了,于是吕鹏不得不做出一套标准的尺寸规矩,将寸以下,再细分为分和毫,并且规定整个根据地里,以后丈量的尺寸必须以现在的标准为准,并且将这套东西,直接安放在学校的最显眼处,让大家知道规矩的必要。
有了标准的尺寸,就可以分工合作,制造自己想象中的风车,如此一来,打造风车的速度明显提高,也让那些师傅们看到了分工合作的好处,开始不由自主的将他们的技术,开始细化,这样就慢慢的形成了多学科细化的标准。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吕鹏带着所有的师傅学徒,来到一条湍急的河边,在早就安排挖掘了水渠的一个高地旁,开始架设他所说的风车,这也引起来了周边无数百姓的围观,大家实在是不明白,不用人力畜力,怎么能让这个大家伙转动起来。
当巨大的风车架设起来的时候,让所有观看的百姓无不惊讶莫名,这从来没有见过的大家伙,的确是太高大了,尤其那巨大的风车臂膀,简直就是给人以巨大的心灵震撼。
用牛皮链条式样的水兜放到河水里,然后吕鹏拿起木锤,敲开了限制的木栓,巨大的风扇开始在山谷里的清风里,慢慢的转动起来,随着风车的转动,链条的水兜便将清冽的河水提起来,运送到高大两丈的台地上,流进那事先开挖好的水渠里,然后如小溪一般,流向里那一片片新开肯的土地,如此连绵不断。
看着那不用人力就能自己车水的风车,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只是主公的这一个神器,就完全可以代替无数人工,还能彻夜不停,那么这一架风车,就完全可以浇灌好这一片广阔的农田,有了这个神器,还怕什么天下大旱一个富足的日子,就在这风车的吱吱呀呀里展现在了百姓们的眼前。
不过吕鹏规定,这个风车不是根据地政府免费提供,需要百姓购买,当然这个是暂时赊销的,到明末秋天有了收成时候再还,这样一来,也为技校带来了一笔巨大的收入,技校不但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自给自足,更远的时候,就可以为政府盈利,这样良性发展,才是王道法则。
至于一家一户没有能力购买,这却不需要操心,百姓看到这风车巨大的能力,于是一组一村联合购买,大家合用就是了。
于是,一股建造风车的热潮,立刻在根据地里掀起,会木匠的参战,不会木匠的,也在老师傅的指点下,做最简单的部件,在统一标准之后的度量衡约束下,也能与主机匹配,于是在不久之后,根据地凡是有河流的地方,都竖起了一架又一架高大的风车,成为根据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个风车也加入了冶炼厂,替换了人工鼓风,让送进高炉的风量加大,随着鼓风机的加大,高炉也越建越大,就在半年后,铁厂的出铁量,提前半年达到了吕鹏要求的日产万斤,一年后,达到日产两万斤。
这样的产量,不但满足了根据地工农兵的需要,而且还达到了外销,给根据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让吕鹏的根据地总算摆脱了财政的危急。
同时,风车的出现,让吕鹏摒弃了原先打造出水利冲压机的想法,直接用风车来提升重锤,来对铁料进行锻打,这样,
喜欢三国帝王路请大家收藏:(m.dmbook2.com),第一版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