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审问的事,王修晋没再过问,三天后,李菻善给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口供,那人如王修晋所说的,是从小安插大梁的钉子,和他一同进入大梁的钉子不下百人,具体分布在哪里,他也不清楚。他们在大梁的主要目的是为赚钱,赚足钱后,或是多置地,或是购买足够多的粮食运回寇国。细作是被一位手艺人收留,并养在身边,因为他们从小就学大梁的语言,能够说得流利的大梁话,还不带有一点儿寇国的腔调,也就很容易被好心人家收留。
细作从小跟着手艺人学习手艺,他想着以后赚足了钱,若能回国,也可以凭借手艺在寇国开个铺子,养家糊口绝对没有问题,可还没等他赚足钱,寇国就被大梁灭了,细作听到消息时,情绪挺复杂的,叹息一辈子不会有机会回故士之余,又有一些庆幸,他以后可以尝堂正正的做一名大梁人。
只是千算万算,没想到,寇国的遗民通过另一名细作,知道他如今在做什么,便让他提供便利,烧了船坊。船坊对大梁有多重要,细作不清楚,但对寇国遗民而言,就是一切的根源,没有船坊,大梁如何能灭了大寇国。细作想要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只能同意遗民的提意,他想着趁乱把那些寻过来的遗民全都烧死,然后他再假借发现现场,很有可能避开所有人的耳目,万万没想到,还是露了底。
“另一个细作还活着吗?能不能从那人嘴里问到什么?还有那些探子问出来什么没?”王修晋没有评价此人的做法对与错,如果细作能在火烧之前和管事的说,至少能保住他命,而船坊也不会受如此大的损失。
“已经派人去抓了,而另外的探子,和寇国没什么关系,而是一些一直不安份的人派过来的,这两人我让人押送进京,交给岳父大人。调查的人手已经安排好,再停留十几天便能摸清楚。”李菻善说着他说好的安排。
王修晋听完后,脸上带着笑,冲着李菻善竖起大拇指,“干得漂亮,希望能早点回去,我可想雅昶了。”
李菻善被王修晋快速的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弄得身体僵了一下,他发现,自从有了雅昶之后,他在王修晋心里越来越没有地位了,好在王修晋没过继第二个孩子,不然他怕是会被王修晋抛到脑后去。
王修晋和李菻善在船坊这边停留了二十余天,才打包回京城,船坊重建的事,交给管事的负责,通知的事,也都发了出去,王修晋特意让去通知的人,去说时要加上句,“您是可以信任的人,不过和您一起的人,不是所有人都是可以信任的人,您可不能说漏了。”
这招其实并不高明,也就是能用一次,若再来一次烧船坊,再来这招,绝对没用。而另一名细作,也被抓到,同时还抓到七八人的流民,算是意外的收获。从抓住的人嘴里,问出不少消息,当然也有特别坚贞不屈的人,什么也不说,直接咬舌自尽。
第335章
在船坊停留的二十余天里, 王修晋收到一次圣旨,还有从国库拔款的白银十万两, 用于船坊的修复,还有四皇子派过来专业的修建人员。圣旨指明王修晋可对船坊烧毁之事进行全面调查, 如遇阻拦, 可直接将其扣压。皇上的圣旨对王修晋而言便是尚方宝剑, 拿着圣旨, 王修晋满怀期待的想要试试,只是一直等到他们离开,也不见有人直接寻他麻烦,让王修晋略有些遗憾。
回到京城, 两人还没来得及坐下,便被皇上招进宫里, 皇上一直都能接到船坊的消息, 仍是想要细问问。王修晋和李菻善进宫后,事无巨细的向皇上据实禀告,皇上听得特别认真,王修晋说到停顿的时候, 皇上就会开问, 当听完细作的故事后,皇上叹了口气, 道了句,可怜又可恨之人。之后听王修晋讲完所有的事,皇上才开了口, 问了一些细节,像是最先发现细作有问题的是哪个?这样的人,眼力很是了得,得重用。
王修晋立刻说明,是驻守船坊中士兵的负责人,他去了现场之后,就让人把那位细作抓了起来。如果不是负责人反应快,他都没有想到。“这人,当真舍不得,谁也不能说船坊以后就不会出事,有这样的人在,至少不会放走有嫌疑的人。”
皇上闻言乐了,“你这小子,还真是……”一边笑一边点了点王修晋,“这样好了,朕让他做当地的知府,这样你就不用担心会把人放走了。”
王修晋立刻跪地谢恩,他才不会去问皇上这样任命,会不会有人不满,在王修晋看来,当地官员,没在第一时间找到嫌疑人不说,还把嫌疑的人当成了值和标榜的人,就差没打板供起来,当时若不是士兵负责人态度强硬的,把人控制起来,估计那人就算是跑路也会有机会。这事,王修晋自然不会隐瞒,官府在这事儿上,有错吗?如果官府细心些,不急于表功,或许就不会出现岔子。
如果换位思考,如果他身处在那样一个环境下,他或许还不如官员做得稳妥,只是他没有身处在官员的位置,而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受害者,让他没有一点怨言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告了黑状,王修晋也
喜欢回到古代做皇商请大家收藏:(m.dmbook2.com),第一版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