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武寰坐在钢琴侧身前进行着曲子开始前最后的谈话:“大家都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或者从业人员,那么想必刚才听到了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钟声》一定感慨颇多,但恐怕很多人已经产生了疑问,音乐绝非是无中生有的,为什么从来没有其他人能够奏出这样的音乐效果,而我的曲子却可以?”
“对啊,怎么可能不实验就能创作出这种音乐?”
“说不定沈教授就是天才呢?而且音乐这个东西和感觉更有关系吧。”
“那也不对,音乐到了极致仍然一门科学,没有实验哪里来的新的音响效果?”
听到沈武寰的话语,有一些观众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显然是在讨论这个问题。
“事实上,我并非是什么天选之子,所有的音响效果也是经过实验而达成的,刚才大家听到的便是更倾向于乐曲的改进版《钟声》,也正是我说的那句既是也不是的理由了。”
一些人安心了,毕竟这才符合逻辑。
沈武寰继续道:“那么接下来我所演奏的这首曲子,同样也是改良版的《钟声》。”
突然台下的人喊道:“为什么不演奏原版的?”
这一嗓子虽然有些不礼貌,但还是把观众的兴趣都提起来了。
沈武寰十分坦白的说道:“因为原版根本不好听。”
场内一片哗然。
谁人不知道沈教授的曲子无一不是精良之作,曲目兼顾了技巧性和艺术性,竟然还有一首她自己都说不好听的曲子?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
事实正是如此,今天沈武寰要演奏的曲目并非是李斯特于1834完成的《钟声大幻想曲》。
反而是后来经过李斯特再加工产生的《钟声大练习曲》。
按照道理来说,大幻想曲的震撼程度是远超大练习曲的,选择前者无疑是让这个世界开开眼最好的手段。
但正如沈武寰所说的,这首曲子并不好听。
其实大幻想曲与其说是一首古典音乐,不如说它是一首实验性音乐。
所谓的实验性音乐是指针对某一种音乐研究而做成的音乐,其目的更多的是承载一种学术期望而非是观众期望。
类似的曲目有《忐忑》和《loriver》这样完全不明所以的音乐都是实验性音乐,其实本来的初衷就是做研究,却因为过于特立独行而闻名于网路,被用嘲讽的语气称作“神曲”。
李斯特要做的实验其实很简单,他希望能够用钢琴来模拟世界上所有乐器的音响效果。
不得不说李爷爷的野心真的是非常的大。
而这首《钟声》则成为了他迈入音乐大师殿堂的第一步!
也将是沈武寰进入这个音乐世界的第一步!
“这样吧,时间已经拖了太久了,我们先开始吧,至于原版到底是什么样的,相信我以后还有机会给大家展示。”
沈武寰说了一切能说的话之后,便准备开始她的演奏。
对于她的话,自然是没有人有意见,但观众们还是觉得她说这么多,无非就是不想在这个场合拿出来而已。
我们倒要听听,这首改良版的到底有多好听!
沈武寰说完便将双手安放于键盘之上,接着奏响了音符。
《钟声大练习曲》为三段式结构,#g小调,运用多次的主题重复和变奏,所以也具有变奏曲和回旋曲的特征。
颓一开场,清脆的钟声便飘荡开来,像是晨间那城镇远方飘荡来的钟声。
短短的四个小节采用,#g小调,6/8拍,左右手交替弹奏八度,音色清脆,力度变化由p到渐落。
每一次交替演奏之间的踏板俨然将这钟声的余音化形,被敲击的钟声在远处回荡,却又仿佛就出现在人们的耳边。
营造出了一个广博空旷的遐想空间。
这是整首曲子的引子,其音响效果就如同第一次听到的小协《钟声》的小提琴和木琴的互动一般不可思议!
这种由钢琴延音踏板和触键强弱构造出来的音响效果,乍听之下非常简单,但要想做到这种程度真的非常人所能理解。
有些专业人士倒吸一口冷气!
这可不比辛向阳演奏的时候,这可是沈武寰亲自演奏的现场!
兴许是沈武寰太久没登台演奏钢琴,这次的她的演奏只用了一个小节便让现场所有人如坠幻境之中。
可还没等观众们反应过来刚才的钟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时候,曲子已经进入了“帕格尼尼主题”的首次陈述。
超越常理的跳音出现了!
从小幅度的跳跃到最后的超过十二度以上的大跳跃,沈武寰每一个音都弹得清脆动听,如此大幅度的动作,在她身上却仿佛不食烟火,力道控制的极其晶莹剔透。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被锋利的大马士革刀生生切断一般,没有一丝一毫的粘连!
而左手也没闲着,在这个主题陈述部之中,左手成为了伴奏手,这不得不说又是沈武寰极其标志性的特色。
也是浪漫主义音乐之中与古典主义大相径庭的地方。
事实上,这段之中的音响效果也是进行过模拟的!
右手的连续跳跃模仿的正是提琴乐器的跳弓,因为提琴毕竟是弦乐器,跳弓通过切换把位和弓弦就能做到。
但到了钢琴上,就演变成了如此令人震惊的大跳跃。
沈武寰不光跳跃完成的非常完美,更重要她的触键之高超已经可以说的上一句“神乎其技”了!
左手的旋律在这里则模仿
喜欢变身古典女神请大家收藏:(m.dmbook2.com),第一版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