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教育系统虽然来历不明,但是却不是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周泽端从系统那里接受的燃煤蒸汽机相关知识可以说非常全面,不仅包含着蒸汽机的原理,还有成熟的蒸汽机所有部件简单的制作工艺,发展方向,可以说如果把这些东西完全吃透的话,完全可以制造出一台科技含量比现在西方世界蒸汽机还要先进一些的机器。
理论知识是不缺了,但是现实条件却制约着周泽端对这台机器大动拳脚,在检查了这台机器的现状以及询问了两名过来帮忙的铁匠之后,周泽端脑海中已经制定出了这台机器的改进方案。
首先,受限于没有正式的机械加工设备,所以这台机器大的部分自己肯定没法动手改造,只能在一些小的配件上面花点心思,而且自己现在可以用的原料也没有后世广泛运用的什么合金钢之类的,就连那些少量的钢材都是周老太爷购买的时候顺路从香港带回来的一些废钢。
最终,绞尽脑汁之下,周泽端还是对这台小小的蒸汽机的活塞,外部管道和传动装置进行了一番改进,至于最重要的汽缸部分,只能说是有心无力了,毕竟现在他的条件就是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坊,所有零件都需要两名匠人纯手工打造,要不是他在一旁时时监督指点的话,根本没法造出合格的零件。
不过让人欣喜的是,经过了半个月的辛苦劳动,这台蒸汽机的改良工作还是彻底完工了。刚到的时候,这台蒸汽机不过是一台小型工业蒸汽机,而且完全是英国三四十年前的产品,在现在的欧洲可以说早就已经淘汰了,而且还是二手的。
刚刚到手的时候,周泽端也按照系统所给的方法对这台二手机器进行了专业测量,测量结果显示这台机器的蒸汽压力才2兆帕左右,蒸汽温度大约200c,而效率上更是只有9%左右,虽然不知道这个数值在现在的机器当中是什么水平,但是从21世纪过来的周泽端对这种落后的东西可以说完全看不上。
不过现在条件有限,纵使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他的大工业梦想也只能从眼前这台落后的机器开始,要是他改进之后的机器不能明显提高劳动效率的话,估计好不容易在周老太爷面前挣的好映像就前功尽弃了。
不过周泽端或者说他脑子里那个系统没有让人失望,虽然因为条件的限制只进行了一部分的改进,但是这台被他改进过后的机器性能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最为显著的就是效率上从之前的9%左右提升到了12%,虽然距离顶尖的20%水平还差得远,但是周泽端相信,只要他坚持下去,早晚有一天会造出比英国佬更好的机器。
如果说效率上的提升带来的是成本上的降低的话,那么马力上的提升所带来的就是最直接的性能提升了。这台机器在改进之前,只拥有20多的马力,这个力量只能勉强带动一些纺织机械。而在周泽端改进之后,马力已经可以达到30多了,虽然跟那些动则几千上万马力的机器比起来差远了,但是这台机器只是一台小型的,用来带动榨油的设备已经是足够了。
不过机器再好也要用起来才能打动老爷子的新,在测试了改进过后的性能之后,周泽端有拉着两位匠人开始制作起跟蒸汽机配套的榨油设备来。
周老太爷这个油坊平时也在榨一些菜油什么的,不过嘛,他的主业还是榨取一种人们平常生活中用的更少一些的油料,那就是桐油。说起这桐油其实两广这边出产并不出名,相反云南贵州甚至现在的川东一带的桐油要更出名一些,只不过钦州府有一点是他们难以比拟的,那就是这里临海。
这个时期的清朝交通,那是相当闭塞的,只要不是临近大江大河的地方,商品的流通就非常困难。中国大地上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商业铁路在今年也不过刚刚开始动工,而且还是在北方京畿之地的京张铁路,这穷乡僻壤的西南地界上铁路更是影子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年代做桐油想要挣大钱的话,就不能把目光放在内陆身上,而是得去做洋人的生意。而相对于深入内陆去收购那些作坊榨出的油,钦州这边靠海的油坊就有了天然的优势。所以这些年来周老太爷这个规模不小的油坊一直稳稳当当的依靠桐油挣着洋人的钱,而周泽端这第一套自己设计制造的机械,就是一套简单的榨油机。
说是简单也没有错怪了这套机器,因为在原理上这套机器跟之前的人工榨油设备相比并没有多大进步,只是在动力的接入上使用了蒸汽机而已。之前的人工榨油设备,所使用的是一套空心的长木桶,榨油的时候把炒热的原料码放进两片半圆的木料中间。木料的一端顶着一面坚固的墙,然后由工人晃动着一根悬挂在横梁上的撞锤,利用惯性的力量锤击在码放好的原料上面,从而榨出里面的油。
周泽端制造的这套机器盛放原料的装置还是跟以前一样,但是却在前面安装了一处传动装置,通过蒸汽机做功把一根粗壮的铁杵压向码放好的油料,从而榨取出其中的桐油,实现机械化榨油。
虽然榨油设备改动不大,但是从周泽端实验的结果来看,这榨油的效率那是直线提升。以前传统方式榨油,需要一帮人一起推动撞锤,这可是个很重的力气活,而且这样榨一次油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在榨油之后这些工人还需要休息一刻钟来恢复体力,一天下来,一帮人能够榨四次油就差不多了。
喜欢强国之梦请大家收藏:(m.dmbook2.com),第一版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