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赛次回合马德里德比开始(4月8日),皇家马德里在强强对话中就切换到了主攻模式。
在伊斯科进入首发改打菱形442(托尼·克罗斯和卢卡·莫德里奇的站位和卡塞米罗比较接近于平行,所以也可以看成4312)后,齐内丁·齐达内将这个阵型作为比赛陷入僵局后边招的后手。
皇马的菱形442更加适合控球,不适合反击,也无法有效应对对手的快速反击,所以皇马需要做好承担主动控球后的风险,做好重点人员的盯防和重点区域的控制,在进攻时,为了避免陷入半场攻坚苦战,皇马可以尝试从最困难的地方(中路)打开缺口,这就需要卡里姆·本泽马、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和伊斯科在高位的串联。
为了保留典礼阵容中的三中场并兼顾两翼的平衡,齐达内赋予了伊斯科很多的活动空间,曾经的欧洲金童在无球状态下需要在一侧边路落位,而在反击中则要迅速来到两名前锋身后接应后场来球,这种类似于b2b中场的战术设定对运动能力并不出众的伊斯科造成了很大的消耗,这也是为什么齐达内在加雷斯·贝尔健康的情况下,优先选择433阵型的原因。
齐达内选择换上伊斯科,还有一个原因,增加提速方式,用球员的个人能力对阿森纳形成单点暴击。
众所周知,皇马有三种提速方式,一种是伊斯科的提速,盘带过人不是第一要务,吸引防守后的快速分球最为重要。除了伊斯科,克罗地亚中场大师莫德里奇也擅长此道。
另一种,是长传提速,无论是克罗斯,还是莫德里奇,都有不俗的长传球功夫,皇马在进攻启动阶段尝试将高球打向禁区前沿(卫线和中场的结合部),依靠本泽马和c罗的串联,在弧顶区域发动突袭。
最后一种,就是通过在定位球战术中对二次进攻的高效利用。
人们在关注“托尼带水”组合的同时,往往会忽略皇马对定位球第二落点的控制和利用。前面说过,皇马的球员大多具备一流的球感和二点球争抢意识,这极大的帮助他们屡屡在二分之一球争抢中占据上风。
莫德里奇和克罗斯等人的小技术优于与之对位的球员,这让皇马可以在控制第一落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收割第二落点,即便无法在第一落点形成直接攻门,皇马也可以通过二次组织形成运动战状态下的控场或围攻。
成功拿下第二落点趁对手尚未完成新一轮布防时发动抢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定位球进攻中的提速,源于皇马擅长捕捉第二落点后继续施压,伊斯科、莫德里奇和克罗斯都具备出色的输送能力。
前腰出身的伊斯科能在中路组织进攻,莫德里奇和克罗斯能更多地来到前场参与阵地进攻。除了他们,巴西后腰卡塞米罗在齐达内的“开小灶”下,大局观和传球视野在本赛季提升了不少,可以在前腰位置做“墙”,又可以直接策动进攻,这让皇马中场可以依据场上局势灵活调整站位,前置后的卡塞米罗前插到对方禁区前沿后,可以在肋部寻找到传威胁球的机会。
当过往的工兵型中场都可以满足传控体系的要求,皇马的中场就拥有了四名可以独立发动进攻的球员,能够依靠场上局势灵活调整站位,随意切换节奏和大小球进攻。
这也是齐达内在易边之后,决心换下贝尔,换上伊斯科变阵菱形442的原因。
这么调整还有两点好处:首先是压缩中场和卫线之间的距离,增加四名中场之间的流动性,充分发挥中后场人人能组织、个个能过传球的优势,破解阿森纳在中前场的围剿。
其次,就是减少了边路的强行盘带推进,利用直传身后的方式引领双前锋伊斯科直接冲击阿森纳的双后卫,针对的就是阿森纳没有专职的后腰,在禁区弧顶地带,会是皇马利用的地方。
上半场的前半个小时,皇马就有几次通过本泽马回撤前腰位置分球,获得威胁球机会。
不过,菱形442也有弱点,拥有内锋和边翼卫的阿森纳可以拉开宽度,抓住菱形442在边路的空当,利用高点来打击皇马防空弱的防线。
那么,变阵后的皇马,如何弥补自己的防守漏洞?
四个字:以攻代守。
利用三个10号球员出色的个人能力,加上参与进攻的卡塞米罗,扭转上半场被动的局面。
中场休息后,开球前,皇马率先换人进行调整,用22号伊斯科换下贝尔,变阵菱形442。
看到这一幕,阿尔塞纳·温格微微眯眼,果断的对身边的助教史蒂夫·博尔德说道:“叫柯奎林、扎卡、穆罕默德、加布里埃尔、吉布斯热身。”
自从发明新战术后,一向被人诟病临阵调整迟钝的教授仿佛换了个人,不但排兵布阵极有针对性,就连换人,也快速果断起来。
上半场没能进球占得先机,下半场皇马主帅这么快就进行换人调整,很明显察觉到阿森纳的问题。
既然如此,自己就必须做出调整,皇马的个人能力太强了,掌一个人再强,也不可能挡得住对手的整体进攻。
温格很清楚,这支球队,在新战术下,典型的攻强守弱。由于阿莱克斯·桑切斯和梅苏特·厄齐尔的存在,他们能发挥出进攻体系的威力,但是,防守方面,却不行。
劳伦特·科斯切尔尼老了,从上赛季开始,法国人就小伤不断,尤其是跟腱,恢复起来很慢,如今的他在新战术中,
喜欢壹掌遮天请大家收藏:(m.dmbook2.com),第一版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