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零年,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大批的志愿军部队涌入临江,在这里入朝。
我家房子大,我们全家人挤在西头楼下的一间屋内,把其余的腾出来给部队住。楼上住满了战士,楼下东头的三间屋可能用作了指挥部。开店时的对面炕还没拆,他们就在炕上对头摆放了四张桌,桌上放着电话,墙上挂着地图。外屋地两口大锅,正好用作厨房。
我还小,看到家里这么多人,高兴地穿着开裆裤各屋蹿。但大人们再三叮嘱我,不准我到东屋里去。我经常看见有人拿着纸片,从炕上跳下来,跑出去。长大后知道,那是去传达各种命令。
战士们特别喜爱孩子,他们有空就逗我玩。开饭时,就盛一碗米饭夹上猪肉炖粉条给我吃。
有一次,他们拉炮的一匹马摔折了腿,按照规定应该枪杀后,找偏僻的地方掩埋了。但他们违反规定,枪杀后把好肉剔下来,烀了一大锅,好打牙祭。直到晚上九点多钟,才敢吃,还给我家盛了一盆。我父母不吃马肉,婉言推辞,那个送肉的战士还以为是客气,就说:“快吃吧,可香了!用不着客气。按规定,军马是不准吃的。但扔了也怪可惜的,我们就烀了一锅,你们也尝尝。吃不了,要收好,要叫领导看见,我们就该挨尅了。”母亲只好收下。后偷偷送给了街对面的刘兆山家。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唱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必胜的信念和英勇的气概,其实战争开始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是秘密入朝参战,他们在临江住下只是为了等待过江。每到夜晚,部队就悄悄集合,跨过鸭绿江大桥,潜入朝鲜。有三十五万志愿军战士从临江鸭绿江大桥走过。
临江鸭绿江大桥是鸭绿江上三座国际大桥之一,另两座分别在丹东和集安。临江鸭绿江大桥一九三二年时开始修建,一九三四年投入使用,桥高二十米,长六百米,宽十米。它和临江铁路线组成了抗美援朝战场的重要补给线,所以成了美军轰炸的重要目标。
战争初始,美军欺负我方没有空军,临江也没有高炮部队,他们的飞机优哉游哉地随意光顾临江上空,简直像赶集、逛庙会一样怡然自得。这可苦了中国的老百姓。老百姓对美国飞机的恐惧胜于一切魔鬼。防空成了胜于一切的当务之急。当即设立了防空警报,警笛安放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木塔楼上,靠人观察敌机,发现敌机后用手摇动警笛,所以常常不及时,也许是观察的人站的方向的关系,有时敌机都飞到头顶上了,观察的人还没看到,当然警报也就不会响了。家家都要挖防空壕,灯火也实行了管制。
我家按照街道委员会的部署,也在后院挖了一个防空壕。前边已经说过,我家所在的位置是古河道,院子里的土层都是河卵石和沙砾,特别松散,四周总是垮塌,我父亲就在三面夯上柱子,鑲上木板,再把沙石回填上。上面铺上木头覆上土,朝向房门的一面留了一个斜坡道,作为入口。这种构建在百姓家的防空壕中算是上乘了,但要真挨上炮弹,屁也不当。
一天上午十点多钟,我在后院拉巴巴,因为年龄小,大人怕我掉粪坑里,不让我进茅房,就在平地上拉,拉完再收拾。就在我拉了一堆,挪挪窝的时候,两架飞机从我头顶飞过。飞机飞得很低,连里面的飞行员我都看得清清楚楚。我顾不得拉屎,赶紧双手扒着开裆裤的两边跑进屋。屋里,我父母正把面板搪在对面炕的两个炕沿上准备揉面做馒头,奶奶坐在南炕头的炕沿上,三人不知说到什么好笑的事情正在哈哈大笑,我跑到奶奶跟前,悄悄说:“奶奶,奶奶,来飞机了。”奶奶边掏纸给我擦屁股,边说:“小孩子,不准瞎说。”我说:“真的真的!我都看见里边的人了。”父亲听我这样说,就放下手里的面团,准备到院子里看个究竟。刚走到后房门口,就听到飞机机关炮扫射的声音,父亲连滚带爬地回到屋里。母亲和奶奶拽着我早躲进面板底下,奶奶把我紧紧护在胸前,父亲趴在炕沿下。奶奶是小脚,那时不知是什么力量支使,动作特别麻利迅速。我躲进奶奶的怀里才听见她齁喽气喘的声音。这时传来了时断时续、时紧时疏的飞机扫射和轰炸声。有时,炸弹像在身边爆炸一样,震得大地颤抖,耳膜生疼。我们吓得大气也不敢出,脸色煞白。许久,声音停息了,我们仍不敢动。父亲说:“我先出去看看。”一会儿,就听父亲在院子里喊:“快来看哪!”我们赶紧从面板下钻出来,跑到院子里。父亲指着房顶让我们看,我们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房脊上留下了两个透明的窟窿。我家房脊两坡瓦对接的地方,不是用脊瓦扣的,而是用两层灰砖压的。灰砖平放是十二公分厚,飞机扫射的弹头轻而易举地穿透灰砖,留下了两个相距十多公分、直径一寸多、边缘整整齐齐的抢眼。飞机上的机枪口径粗、威力大,老百姓都管它叫机关炮。父亲说:“这是飞机俯冲下来,准备拉升时开的枪,如果俯冲时开枪就打进屋里了。”奶奶说:“那还得了哇!”
后来听说,那天出了个英雄。临江车务段火车司机徐国臣拉了一列车抗美援朝的战备物资,从通化方向开来,正在缓缓进站,赶上敌机前来轰炸,徐师傅开起火车就向回跑。距临江七公里有个花山隧道,徐师傅想要进隧道躲避轰炸,保住物资。敌机紧追不舍,两架敌机轮番扫射投
喜欢那些如歌岁月请大家收藏:(m.dmbook2.com),第一版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