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考有其哲学,我们需要学习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最好的方法就是模仿专家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做到科学思维,缜密思考,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目前科学的假说式范式可以有效地为我们指出一条局部最优化的路径,并且可以不断逼近整体最优。学习怎么样学习,永远持有怀疑态度,开放思想,不断寻求支持假设的证据并不断更新假说(如同递归),为理解世界作出减少的基础。当然这个过程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现在条件。我们需要知道大脑的工作机制,才能为具体的决策提供减少的理论基础。
第一个就是发现自己的信念,是科学论者,怀疑论者,宗教信仰者?科学不能解释一切,这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科学无法解释不意味不合理,科学理论应该符合现实,而不是相反。要了解自己的情况,偏好,兴趣,性格,等等。
争论本质上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因此我们只能最后在不同尺度底层一定的均衡。
2所谓的错觉是我们大脑所自然形成的一组模式识别,这是一种期望效应,我们大脑会根据一定的相似性来不断完善这种认知,毕竟这是我们大脑的工作机制,如各种人脸识别等等也是借助这种方法。人类的记忆其实是动态存储的,因此可能会通过外部的影响来模糊乃至于扭曲。
如听节拍来识别歌曲,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倾向来识别符合其经验的模式,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一个根源。可能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马尔科夫过程,现在的每个决策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过往的各种经历经验,于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统计得出一定的转移概率矩阵,对应于人的不同处理模式。最后具体情况下人的思考乃至于决策就是这些状态的概率性表达。无论我们在特定情况下做出什么选择,都是概率性的,而这个转移概率矩阵就决定我们是谁,我们是勇士还是懦夫,都能够得到体现(勇士迎难而上的概率更高,懦夫相反)。但正如这个概率模型所揭示的,特定情况下勇士也有概率成为懦夫,懦夫也能奋勇前进,这个世界蕴含的无穷可能性。而歌曲的模式识别也是这种马尔科夫过程,只能根据独特个体的过往经验来得出特定的模式。
无意识本质上是对所有信息的收集,能够对大脑的神经元的各种组织措施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能够使得人们产生特定的想法却不能意识到其源头。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马尔科夫模型的转移概率矩阵形成,其最后在足够长的时间空间尺度势必会表达(大数定律),这与洗脑是相似的,这实际上也是我们的生长环境给我们带来影响的机制。
逆向信息的处理,其分辨率有限,但还是可以产生特定的信息,因为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也在收集信息。一般来说在人们具有某种期望时能够对信息的收集产生影响,因为人们大脑的内存有限,对于不符合期望的信息会携带更多的不确定性即熵,可能会耗费更多的心智资源来处理。
大脑模式识别的工作机制使得我们能够看到想要看到的东西,能够认为地脑补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轮廓之类的,这种图形识别能力是被训练的结果如同神经网络,因为我们有识别人脸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于是在这种期望的/目标函数的指引下,我们会自动忽略不相关的信息,凸显各种可能的相关因素,最后加以整合。大脑就是如同神经网络在一定的目标函数约束下,快速收敛到特定的组合。还有各种潦草字迹的识别,也是人脑内部首先存储一套相关的模式(经过训练后的目标函数),然后映射于外部环境时能够根据有限的特征快速匹配到存储的模式,进行识别。这种运算是快速的,但也是人脑进行足够多的训练的结果。本质上这些都是分类,而分类都可以以线性代数的线性组合来划分,而其能够通过一定的限制条件来满足特定的情况如求通项公式。
大脑的记录与确定性的存储卡的记录不同,生物是将复杂的存储运算输入输出都集合起来的计算机,这个接收信息的过程还会与信息处理耦合,因此大脑原有的架构可能有很多的影响,如人们往往并不相信自己看得的不符合其心理预期的事情。不同于计算机的存储是编码方式的,我们大脑的存储是分为不同的模块(线性无关的基底),这些经历可以组合形成具体的记忆(线性组合),因此可能存在将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的事情混淆起来。毕竟记忆不是存储的,而是构造的,因此记忆是可塑的且容易受影响(记忆移植的可能机制,因为真假记忆并无区别,本质上都是组合)。当然这种错误人脑有一定的机制来纠正,如多重确定。记忆和失忆的机制还存在一定的竞争博弈。我们可以通过对相关机制的促进/抑制来起到我们需要的效果,如抑制不愉快的痛苦记忆,也可以促进记忆力增强。
所有的感觉都是基于对比的,各种感觉系统就是通过比较分类来进行模式识别,因为本质上感觉的形成就是各种受体的选择性激活/抑制。世界的本质是独立的,我们大脑理解的世界是基于前者的选择性表达,所有世界上才会各种分歧。本质上,我们谈论的世界也是构造的,真正的天道无情,我们只是使用我们能够接受的各种定义如颜色形状等等来对这个世界进行阐述,但这些我们能够
喜欢学医路漫漫请大家收藏:(m.dmbook2.com),第一版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