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北王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在只守不攻的前提下,也没那么快败下阵来。大元也不敢调派太多兵力攻城,毕竟旁边的大昆对其虎视眈眈。但如果不尽早支援,镇北军败退只是时间问题。
皇城派出两万禁军加强与大元大昆接镶处的守卫,接镶之处靠近皇城,守备之事一直是禁军之责,这里如果失守,大元会一口气攻进皇城来。
只不过接镶处虽离皇城近,却隔着高山,军队翻山越岭的消耗和危险都是不可估量的,大元再急切,也不会蠢到翻山而来。所以接镶处被攻破的可能性极小。但如果没了粮食,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今大钱所有希望都在大冀愿不愿出手相助,如果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大钱就注定要亡国了。
而在使臣见到大冀皇帝之前,皇城这边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拖延时间,给北边境和接镶处提供最大的支援,能撑一天是一天。
公主给镇北王传去密令,若是抵挡不住,便往里退,尽量拖缓大元进攻的脚步。从北边境攻向皇城,需要经过数座城池,能拖延不少时间。城池被占了可以再夺回来,这也是无奈之下的下下策。
等待的日子是难熬的,更何况等待的结果关系到亡国与否,这种煎熬的程度说是精神凌迟也不为过。
终于,在大冀那边传来消息之前,北边境第一座城池失守了。
第105章105
边境失守的速度超出了公主和麦子箫的想象,按照她们的预测,镇北王至少能守一个月,可这才半月不到,已经失了第一座城,这让向来淡定的麦子箫和公主都有些心焦。
该说是祸不单行还是预料之中,南边境原先被镇南军压制的匪盗之流大量入境抢夺粮食,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失去了边境军队的当地官府无力镇压,原本还算安宁的南边城镇乌烟瘴气,怨声连天。
当地知府上奏请求朝廷派出兵力剿匪,然而朝廷此时根本无余力将兵粮分配去镇压匪盗之流。
这是镇南王整出来的烂摊子,为减轻军队负担,也方便获取情报,镇南王一直选择和境外匪盗互助互利,无视朝廷的剿匪之命,对匪盗之流的一些作为睁只眼闭只眼。
其结果就是镇南军离开之后,原本只在境外活动的匪盗为掠夺开始进入境内,搅得边境数城不得安生。
若只是匪盗也就罢了,但与镇南王勾结的还有一些民间教派,打着各种旗号煽动民众加入,还经常做一些接济贫民之事,在百姓中的声望极高。
当初闹饥荒出现大量流民之时,朝廷就针对那些教派可能引起的动乱颁布过一些政策,为的就是避免流民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教派煽动而出现对抗朝廷的起义军。
只是那个时候朝廷军力强大,有足够的兵力将不好的苗头扼杀,可现在,兵荒马乱朝迁市变,教派要煽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易出反掌。
只不过教与教之间也有明争暗斗,镇南王在的时候很好地平衡着数个教派之间的力量,也与那些教派首领有交情,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
当初知道南安郡主逃脱时,担心她会集结数股教派力量起义造反,现在知道她逃去了大冀并未投靠父亲结下的这些叔伯之流,也就暂时不会有起义之事。
但教派对朝廷的威胁依旧存在,若是他们之间出了领袖,数股教派合力造反的话,足够让朝廷腹背受敌。
只是现在朝廷无余力去管那些了,大元之战不挺过去,大钱就要亡了。
大元在攻下北边镜第一座城后,大昆发兵攻打大元,大元因此暂时未有再进一步的攻势,镇北军借此得到短暂的调整之机。
半月时间内,未有城池再被攻破的消息传来。但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大元绝不会放过如此良机,下次再出兵,攻势定会比上次更加凶猛。
大钱能不能挺过去,就要看出使大冀的左丞相能不能赶在大元发起第二波攻势之前搬回救兵。
左丞相带领的出使大队离开皇城一月有余,大冀方面终于有消息传来,而这消息并非是出自左丞相之手,而是大冀皇帝的亲笔帛书。
看到金帛书时,连麦子箫都忍不住激动了一番,大冀皇帝既然会亲自写信给公主,至少说明对方没有立马拒绝结盟一事,还是有商量的余地的。
然而,在激动过后,麦子箫却发现公主的表情并没有多轻松,甚至可以说是黑着一张脸也不为过,她还从来没见过公主脸黑成这样。
大冀皇帝肯定不会白白答应帮大钱,会提出条件也在她们的预想之中,左丞相走的时候公主就交待,让他告诉大冀皇帝,大钱愿以数城相抵,求得大冀援助。
然而看公主现在这反应,想来大冀皇帝提的要求可能比她们提出的条件要过分许多。
公主没说话,把帛书递出来让她自己看,她疑惑地展开帛书,一字一句看下去。
前半段是惯例的寒暄,到了中段开始提起左丞相出使大冀和援助大钱的事情,到此为止,帛书的内容都很正常,然而后半段,大冀皇帝话锋一转,说城她可以不要,她要人!
麦子箫正想不是给她送了二十个俊男美女吗?还不够?要是不够,以后年年给她送也不是不可以。
正胡思乱想间,猛然跃入眼帘的名字让她像被闪电劈了一般有种头上冒烟的窘迫。
“如何?麦将军,你可真是炙手可热。”公主斜靠在椅子上,撑着脑袋笑得寒气森森。
麦子箫收起帛书,
喜欢情敌先走一步[穿越]请大家收藏:(m.dmbook2.com),第一版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