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顺利通行,母亲的产道被剪开了一道六公分长的口子,出血不止。在第四天的时候,小胖子终于出生了。他从母亲的身体里落到了医生的手上。就象从塌方的隧道中钻出来一样,全身血淋淋的,也是沉甸甸的。那时的母亲已淹淹一息。父亲抱着儿子去称了秤,八斤半。当父亲乐滋
滋地抱着哭啼不止的儿子赶到产房时,完成了使命的母亲基本上已经不行了,气息淹淹。她看了儿子第一眼也是最后一眼,就欣慰地闭上了眼睛。尽管医院采取了紧急措施进行施救,但依然无力回天。母亲在当晚十点钟去世了。她把自己送上了天堂,把儿子留在了人间。母子俩用极端的方式完成了生与死的转换。
为了纪念母亲的死,父亲给小胖子取名刘小巴。小名小胖子。巴是八斤半重的“八”字之谐音。一切都因为他的八斤半,也许,如果他是七斤半或六斤半五斤半,母亲就不至于撑死了。
父亲从此扮演了母亲的角色,他每天的任务就是给小胖子喂牛奶。小胖子虽然没有了母亲,但越长越茁壮。父亲下地劳动时,便将小胖子交给外婆照看。在小胖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小胖子就落到外婆手上了。小胖子唱得最多的儿歌就是外婆教他的《摇啊摇》: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
小胖子一年级时,外婆外公又相继去世了。从此小胖子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儿。没有任何亲人了。小胖子的童年几乎是伴随着家人死亡的成长的。这似乎注定了他命运的苦难。他开始过上了西家吃一顿,东家喂一口的流浪生活。学校得知情况后,就把他送到上海市区的儿童福利院,由国家养活起来。小胖子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什么都吃,什么都能吃饱,什么时候看上去都是胖乎乎的。大家都一直称他为小胖子。而不叫他刘小巴。
49、小胖子是孤儿,由国家把他养活大的
小胖子是孤儿,由国家把他养活大的。现在的母亲是他同学的母亲。
小胖子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上中学时便考上了上海市的重点中学。这期间,他结识了平生最好的朋友——张小明,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两人形同兄弟。张小明是个独生子,家住在市区里的石库门里,上海人称为老城厢,非常简陋。两人兴趣爱好相同,学习也很上进。不同的是,张小明有个母亲,父亲是在他十岁时去世的。张小明的母亲让儿子经常把小胖子带回家,给他亲手做好吃的,改善伙食。还常常叮嘱他们不要打架,不要骂人,不要横穿马路,不要跟老师顶嘴。那时,张小明的母亲把母爱分成了两半,一半给张小明,一半给小胖子。两个孩子都懂事,她都喜欢。小胖子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家里只有两个了,母亲把大的给了小胖子,小的给了张小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小胖子从张小明的母亲那里感受到了母爱,他对母爱的饥渴也从这里得到了补偿。他终于体会到,原来母爱是这样的,就是有人知疼着热地关照,有时呵护,有时叮嘱,有时责怪。他真是羡慕张小明,羡慕所有有母亲的孩子。
有一天,张小明的母亲对小胖子说:“小胖子,你反正没有父母,你就把我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吧。你把我叫干妈算了。”于是,小胖子就把张小明的母亲叫干妈。每周周末和逢年过节,他都和张小明双双回家去,象一对孪生兄弟。小胖子觉得叫个干妈不顺口,有点别扭,索性把“干”字去掉了,叫成了妈妈。高中毕业后,两人同时考上了首都公安大学。这年秋天,就到北京上学去了。
就在两人上大学的第二年,一场灾难降临到张小明头上,他患上了白血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就等于判了死刑。张小明住院后,由母亲照料,小胖子每天都要到医院去看望他。张小明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他最c心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能否活下来,而是母亲往后的生活。他一死,母亲的晚年也就没有任何依靠了。母亲为了孩子的病,已经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还从邻居黑皮那里借了两万元外债,差不多是倾家荡产了。张小明的病情却每况俞下,学校也及时组织了募捐活动。为了能让同窗好友安心治病,小胖子对张小明说:“你不要c心你的母亲。你放心,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你如果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就养活她一辈子吧。”
小胖子的这句话是脱口而出的。但也并不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反正自己也没有母亲,把别人的母亲当成自己的母亲养活着,也是一件好事。再说,张小明是他的铁杆朋友,干妈待他亲如儿子,他没有理由不去尽这
喜欢我的多情玩伴请大家收藏:(m.dmbook2.com),第一版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