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没有钢筋水泥,没有工程机械,搭建土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单用沙包土石堆垒,每高一层所需的土方就会以几何基数增长,城墙上的敌人又不断用火炮石砲进行骚扰,费尽力气搭起一座土城只能攻破一道外墙的话,还不如用别的方式进攻,所以用土城攻打桂林这样的城池已经是极限,遇到武昌、襄阳这样的坚城就没多大用,遇到南京、北京这样的天下雄城更不用考虑。
总而言之,垒土城进攻是个笨办法,小城池不用这么费劲,大城池没有用。
但是桂林不大不小,偏偏威胁很大。
西军的土城在护城河外二十步处开始垒砌,正好卡在弓箭火铳的射程边缘,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位置较低,站在城墙上的隆武军不断射击,给西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是随着土城一天天升高,早晚有一天会超过城墙,到时候攻守之势发生逆转,就轮到隆武军只能挨打无法还手,如果西军再把大炮拖上土城,就会形成强大的火力掩护,攻上城头再没有任何阻力。
桂林偏处西南,少经战乱,城池修筑的不算太坚固,没有南京、武昌那种复合式的城墙,一旦城头失守,整个防线就会崩溃。这座土城的威胁实在太大,西军今天虽然把主动方向放在南城,隆武帝却专门跑到南城来了,就是为了亲眼看一看土城的进度。
进度不慢!
束手无策!
毫无疑问,土城筑成之日,就是桂林城破之时。隆武军虽然用尽各种方法骚扰西军,延误筑城速度。但是大致估算一下,最多还有二十天土城就会高过城墙。
桂林城中。民心军心已然不稳。
刚刚和西军开战的时候,隆武朝廷上下慷慨激昂,以为西军只是张献忠留下的一支残部,这两年远遁云南,在蛮荒之地艰难求生,兵疲师老,定然不是隆武军的对手。不料柳州一战西军大获全胜,攻到桂林城下后,朝廷文武更是亲眼见到他们的赫赫兵威。和隆武军两下一对比,才知道人家是恶狼,自家是土狗,桂林多半是守不住了。
既然守不住,当然要另寻出路,有些大臣提出和西军议和,立刻被众人的口水淹没……开玩笑,西军可不是给点甜头就会收兵的番邦外虏,而是打着永王朱慈焕的旗号来争抢大明统继的。隆武朝廷有一个算一个,从隆武帝到普通的文官武将,都和永王政权是你死我活的仇敌,绝没有谈和的可能。除非让隆武帝退位归藩,让大家也都放弃已有的高官厚禄,才有一线希望和西军签订城下之盟。
守不住。又无法谈和,剩下的唯一出路只有弃城而走。用大白话来说就是逃跑。
和崇祯当年困守北京不同,隆武朝廷的文官武将大都赞成撤退。并没有死劝隆武帝死守桂林。
崇祯十七年的时候,李闯的大顺军已呈席卷天下之势,大明王朝眼看就将覆灭,崇祯朝廷的文武官员都做好了跳船的准备,准备投靠大顺新朝,顺应改朝换代的历史潮流,没人愿意陪着崇祯帝瞎折腾……隆武朝如今却有一定的实力,以大明正统自居,放弃桂林仍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文武百官投靠孙可望也捞不到什么好处,当然不愿在桂林等死,搞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南党、楚勋、东林党等等都主张立刻撤出桂林,西军攻势虽猛,但是他们从云南千里远征而来,没有水师配合,抓紧时间从东城漓江码头上船逃走,成功的把握最少有八分。东林党希望返回江南,楚勋希望隆武帝去杭州,南党希望他去广州,总之“天子守国门”是值得颂扬千古的壮烈之举,“天子守桂林”就没有必要,不值得。
真正不愿放弃桂林的,主要还是隆武帝本人,以及一部分坚定的帝党官员,从广西之战爆发以来,隆武帝舍上了血本和西军拼命,如果现在退出桂林,就等于前功尽弃,元气大伤,以后更无法控制各路军阀。
“坚持最后五分钟”,隆武帝虽然没听过这句话,抱的却是这么个打算,他还想坚持一下,不到最后关头不认输,看看是否会有奇迹发生。
城墙下,一队队的西军士兵往来穿梭,忙碌不停,骚扰进攻一直没停止,在堆砌土城的同时他们也在尽力破坏各种城防工事,填平护城河和壕沟,清出一大片平坦的空地,以便大型攻城器械可以顺利抵达城墙脚下……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统帅,刘文秀当然不会把胜利的希望都寄托在土城上,各种进攻手段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隆武军不断浇下开水,扔下飞石,就是为了对付那些无穷无尽的“蚂蚁”。
隆武军的进攻很快引来西军的反击,除了用弓箭、火铳和城上对射,摆在营寨前面的一排大炮猛烈开火,炮弹不断击中城墙,砖石稀里哗啦的不停往下掉,城楼似乎随时都会坍塌,一大群西军士兵呐喊着冲向城墙,队伍中间掺杂着几辆云梯车,不疼不痒的骚扰性进攻变成了真正的进攻,战场上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
玩真的!
西军占据着战场上的主动权,随时可以投入后续部队,把佯攻变成真攻,隆武军始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概是看到了隆武帝的龙旗,冲锋的西军士兵非常兴奋,嗷嗷叫着都朝龙旗直扑而来,活捉朱聿键的喊声响彻四野。
顺着城墙上的马道,几个文官武将急匆匆地奔了过来,为首的正是兵部尚书程问。
“陛下,这里太过危险,还请暂避!
喜欢残明请大家收藏:(m.dmbook2.com),第一版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