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公孙策的命,庞统早就盘算好了,那天一直都有人暗中保护着他。
话说当日,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却有一名士兵骑马狂奔而来,一落地就说:“禀皇上,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文才率两万大军而来,如今已到了榆林城。
赵祯顿时大惊,也忘了和庞统的深仇大恨,问道:“辽人来我大宋做什么?”
那士兵犹豫了一下,说:“那耶律文才说……说是要来访我大宋。”
众人唏嘘,如果仅仅是个使者,又何必要带那么多兵?
赵祯一听,心里却欣喜:如此一来,庞统也不得不前去“接应”这位“使臣”,这么说自己也不用死了。
当下赵祯就派遣庞统也率领几万人马前去榆林,像是完全忘了就在不久前庞统还拿着剑指着自己似的。
庞统也知趣,若非万不得已,他也不想闹成这个地步。他是不喜欢赵祯这个皇帝,因为他无用、懦弱,但他并不是想要取而代之,他当初选择从军,也是希望大宋江山能够千秋万代而已。对于赵祯给他找的台阶,他自然也是乐于接受,当场就跪地领命。
就这样,前一刻钟还十分紧张的局势在这表面上的其乐融融中被化解了,公孙策包拯两人对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惶恐。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六章
造反失败,庞统却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每日听听小曲喝喝小酒,有时候顺道上侍郎府去调戏调戏公孙小受,倒是十分自在。
对于辽国上门借兵,他也不担心。虽然赵老六看似懦弱,但在这种问题上,他绝不会放手的,这点庞统清楚得很。
这却是苦了公孙策。上头皇上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借兵,一旁耶律文才又是舌灿莲花、还时不时提醒公孙策辽国的两万大军可是在榆林城等着呢,再看一看当事人庞统,这货跟没事人一样,还有心情上门找自己喝茶!
是,作为宋辽谈判的第一人,他公孙策表面上看着是很风光,可其中辛酸也只有自己知道了。他公孙策是喜欢卖弄,但也经不住这样折腾啊!
再说耶律文才。当年公孙策与他相识时,这位南院大王明明就是一副谦谦公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样子,如今摇身一变,却成了一个难缠的对手。论嘴皮子,他和公孙策不相上下;论身份,他比公孙策高了不止一等;论武力,他南院大王可是手握兵权,而公孙策却是文弱书生一个,手下最多只有展昭白玉堂张龙赵虎几个兵。
这么一对比,公孙策简直都要哭了。因此再见到庞统时,他是一点好脸色也没有,就差喊人把庞统赶出门外了。
当然,对方可是中州王,公孙策也只是想想而已。
庞统何等心思,一眼就看穿了公孙策心里所想,也不点破,一边喝茶,一边和包大娘话家常,还时不时逗上展昭几句。
说来,公孙策也是七窍玲珑心,遇到任何事都不慌张,偏偏遇上庞统后自己怎么也淡定不下来。
这头公孙策心烦意乱,那边耶律文才也不是胜券在握。
大宋的态度,他在出发之前就预料到了。遇到公孙策权属意外,但他也没太惊讶。毕竟他当初有意结识公孙策,就是看他器宇不凡,想必将来必有大作为。如今一看,可不是,公孙策居然成了大宋皇帝身前的红人。
耶律文才兄弟不少,他既然能坐上南院大王这个位置,确实也是有真本事。其实他也没指望能够顺顺利利地办成此事。
能借到兵,那最好,借不到,也无碍。毕竟,大辽的真正目的,在于庞统。
宋辽两国常年交战,如今虽然签订了盟约,可双方在私底下也是小动作不断。因此,兵力,是两国交往最不可少的要素。大宋有飞星将军庞统,辽人不仅早已耳闻,甚至还闻风丧胆,但大宋到底兵力如何、战略又是怎样部署,这点就无法得知了。耶律文才此次前来,也是为了打听这些消息。
当然,大宋的各路兵马都集中在边境,要探听消息京城并不是个好地方。可除了探听这些消息,耶律文才的终极目标却也简单,那便是飞星将军庞统。
庞统出现之前,大宋虽然将领不少,却没有一个悍将,很是受辽人欺负。后来庞统一战成名,凭着自身的才智横扫西域各国,甚至最终使得宋辽停战。如此武将,自然是受各方关注。
这人一出名,各种奇遇故事都有了。民间传说,庞统之所以能够如此英勇,在于他拥有一本兵法。相传这本兵法十分神奇,上面记载九九八十一种作战方案,战场上出现的任何一种情况,都可以在兵法中找到解决方案,并完美解决。
先不管这说法是真是假,但庞统用兵之道,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不管是出现什么情况,庞统最终都能够化险为夷,这传说,似乎也是不无道理。
而这次,耶律文才就是为了寻这本兵法而来。
从天芒一事我们可以看出,凡是传说,那就不一定靠谱。庞统拥有一本神奇的兵法一说,可信度似乎也要大打折扣,但为何辽人却不惜派自家王子来京城寻兵法?
原因有二。其一,前面已经说过了,耶律文才此次若是不能寻到兵法,窃听点大宋的军情也算是得偿所愿;其二,便是这本兵法的来历了。
传说这本兵法名叫《兵略》,由前朝猛将雷鸣所著。这雷鸣传说是个带兵的奇才,他从小兵一步步做起,大大小小的战役参与了上百场。
喜欢(少年包青天同人)[少年包青天]世间事(庞策)请大家收藏:(m.dmbook2.com),第一版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